周秋光:慈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路径

作者:创始人       发布时间:2022-09-15 12:05:01

        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我国慈善公益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政策上的鼓励和推动使得我国慈善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动力和空间,而当前慈善专业人才供给匮乏、专业人才数量和质量得不到保障,已成为制约我国慈善事业向前发展的主要瓶颈和症结所在。这就迫切需要将“公益慈善专业人才纳入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慈善公益领域的学位教育,构建起健全、合理、可持续的慈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慈善专业人才配制。为此,我主要就个人在慈善领域多年研究心得谈一些观点和看法。

        一、慈善的“三个维度”

        慈善专业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认识和把握好慈善的“三个维度”。

        一是慈善学。指的是慈善是科学,可以成为一门学科。目前慈善学还没有产生,我认为,慈善学主要是以人类的慈善活动及其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其运用社会学、人类学、统计学和公共管理学等学科知识与理论进行构架,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慈善学立足于慈善发展的当代,主要侧重于研究当下慈善发展的现象与发展的理论。

        二是慈善史。指的是慈善有其发展的历史。中国慈善史作为史学研究的分支,是近代以来学科体系确立和细化的产物,改革开放后,慈善史研究顺时应势成长为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分支并渐成学术体系,迄今已有40余年的发展历程。慈善史立足于过去,是对过去的慈善行为、慈善经验的总结和梳理,为今天的慈善发展提供镜鉴与启示。

        三是慈善文化。指的是慈善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行为模式,是一种心理积淀。它包含着文化应有的三个层次,即表层(物的层次),主要由捐赠方的人和物以及被救助的弱势群体两方面内容构成;里层(心的层次),这是慈善文化最核心的层次,是慈善的灵魂,主要由慈善思想、慈善理念、慈善价值观组成;中间层(心物结合的层次),这主要是将慈善理念和行为相结合,用组织和制度的形式规定下来,确立一定的行为规范,供从事慈善的人去运作和遵守。慈善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是慈善事业生命力的延续和再现。

        只有从这“三个维度”去把握,才能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慈善,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专业的慈善管理人才。我们今天从管理学的视角来培养慈善专业人才,更多的是立足于当代,当然这也并无不当之处,慈善人才的培养本身就是为社会现实服务的,诚如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所言的“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的生命力是在现实中存续的。但是仅立足于当代培养慈善管理人才,很难将慈善融会贯通、理解透彻。因此我认为,不能离开历史谈当代,不能离开传统谈现实,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实之间是紧密关联、不可割断分离的。故而,管理学的慈善专业设置要特别具有慈善学和慈善史的视野。

微信图片_20220718164225

        二、慈善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慈善管理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当前还处于初探期,尚未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课程体系,但随着慈善管理专业建设日渐提上日程,对推动学科发展的培养模式的构建将更显重要。本人尝试从三个方面对慈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搭建提出个人的一点看法。

        首先,专业知识体系要融会贯通。慈善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或专业存在知识领域不明的突出特征,因此有必要明确专业的知识领域与专业范畴。慈善管理学的知识体系的划分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即社会学和管理学。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要达到专业设置要求,则学生必须把握好慈善的“三个维度”(慈善学、慈善史、慈善文化),这是很重要的一环,也是我格外强调和看重的一点。从管理学角度来看,则本专业离不开公共管理学的基本课程设置。最后通过慈善与管理学两者知识结构的融会贯通,培养出能够独立从事慈善相关的理论与实务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要打破学科壁垒,构建起跨学科、跨专业融合发展的培养模式。慈善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跨学科、跨领域的专业属性,这就要求避免单纯从管理学取向或社会学视角来进行慈善专业的课程设置。慈善管理学科应该在整合慈善学与公共管理学在跨学科上的优势与特色同时,还要广泛汲取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伦理学、心理学等科学知识,尊重专业的综合性、跨域性、交叉性的学科性质。

        其三,慈善专业人才要遵循“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培养理念。在知识经济的今天,知识的重要性与人才的影响力日显重要,而如何运用知识和开发人才已成为各领域关注的焦点,慈善管理专业教育亦不例外。“专业化”是指在培养学生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专门化培养学生在组织管理及其项目运作上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不仅能适应慈善组织和企业社会责任部门的管理工作,也能胜任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工作。“职业化”则更加注重给学生传授系统化的慈善管理方法和技能,注重训练学生慈善项目运作和组织经营管理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逐渐从理论向职业蜕变。


        三、慈善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把握了慈善管理学的基本内涵,明晰了慈善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对慈善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选择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量。

        一是打造本硕博联通的高精尖人才培养体制。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慈善公益事业要想有更长远的发展未来,慈善管理学学位体制的建设要更加丰富和完善,即在培养基础本科学位专业人才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和设立专业型、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体制,逐渐构建起本硕博联通的高精尖人才培养体制,有目标性的发展科学研究,为慈善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知识生产。

        二是整合学校、企业、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学校是重在培养慈善专业人才的地方,也是理论研究的场所和学术创新的高地。企业和社会是慈善管理专业人才的最终去向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地方。三者之间联系密切、相互贯通,慈善专业人才将学校中所学的理论与方法,运用到企业和社会的实务工作中去,反过来,在企业和社会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新问题又可以推动学校的学科和学术研究走向深入。

        三是借鉴国内外慈善专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当前我国慈善管理学的设置尚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的经验借鉴实有不足,因此向国外取经是必要的。从全球首个具有慈善学本硕博学位高校——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礼莱慈善学院来看,他们设定的专业教育培养理念结合了历史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伦理学等学科理论和知识,以慈善为出发点,研究慈善动机、慈善载体、慈善效率、慈善管理、慈善规制、慈善与政府及市场的关系等内容,其专业知识跨度广,国际化程度要求高,并格外强调实务核心能力的发展。国外这些慈善专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当前我国高校设置慈善管理学专业提供有益借鉴。

        总之,慈善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的朝气,当前,学科教育建设虽尚属于初探期,但并不能阻碍其向前大踏步发展的步伐,本次“全国首届慈善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讨会”的召开即是最好的见证,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慈善专业人才培养将会日渐规范和成熟,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周秋光系中华慈善总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南师范大学慈善公益研究院院长)